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但当它出现问题时,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尤其要关注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比如大便的变化。如果上厕所时发现这种大便,可能是肝癌或严重肝病的预警信号,需立即就医检查!
出现这种大便时,要警惕!
正常情况下,大便的颜色是黄褐色或棕黄色,这是由于胆汁中的胆红素在肠道内代谢所致。但当肝脏或胆道系统出现问题时,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无法正常进入肠道,就会导致大便颜色变浅,甚至呈现灰白色、陶土色。
陶土样大便为何与肝癌相关?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同时也是胆汁生成和分泌的关键场所。胆汁由肝脏产生后,会储存在胆囊中,在进食时通过胆管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并赋予大便正常的颜色。当肝癌发生时,肿瘤可能会侵犯或压迫胆管,导致胆汁无法顺利排入肠道。胆汁淤积在体内,无法参与肠道的消化过程,大便中的胆红素含量就会显著降低,从而出现陶土样大便。
此外,肝癌还可能引发肝脏功能的严重受损,影响胆汁的正常生成和代谢。肝脏功能下降,胆汁分泌减少,同样会导致肠道内胆汁不足,进而使大便颜色变浅,形成陶土样大便。
如何应对陶土样大便?
一旦肝病患者发现自己排出陶土样大便,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安排一系列的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腹部超声、CT 或 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肝癌或其他肝脏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面临乙肝、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肝脏问题,无需担忧,扫描下方二维码,说说您的具体情况,邯郸朝阳医院专家将为您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建议!